首页
>工作要闻>发改要闻
《淄博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正式发布

发布日期:2018-09-13 15:00:51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日,市政府正式印发了《淄博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清晰的顶层设计和实施安排。《规划》共7章24节,包括转换基础和思路目标、重点产业、发展布局、改革创新引领新旧动能转换、夯实主体支撑新旧动能转换、绿色生态倒逼新旧动能转换、工程化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等内容。《规划》是在去年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进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的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赴广东三市和对标城市考察学习情况,对全市新旧动能转换思路方向作了进一步凝练和提升,对重点产业、发展布局、改革创新、支撑主体等方面的重点任务作了进一步聚焦和深化。

    关于思路方向,《规划》提出,全面把握“四新”“四化”总体要求,围绕新旧动能转换的本质内涵和核心要义,立足淄博老工业城市实际,将“传统产业高端化、动能培育新兴化、产业结构轻型化、发展方式绿色化”作为主攻方向,聚焦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新兴产业加速崛起、现代服务业做强做优,打造产业转型、创新创业、绿色发展、开放合作、发展生态“新高地”,全力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市和全省重要的“四新”经济发展聚集地,实现淄博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全面振兴、走在前列。到2022年,淄博市新旧动能转换将取得阶段性成果,“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达到32%,基本形成新动能主导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关于重点产业,《规划》提出,围绕高质量发展,全面对接省“十强”产业,集中要素资源,突出新材料、智能装备、新医药、电子信息四大主导产业,加快构建区域特色鲜明、竞争优势突出的“753”现代产业体系。传统产业方面,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对化工、传统机械、建材、冶金、纺织、轻工、陶瓷七大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加快转化形成新动能基础力量。新兴产业方面,跟踪国际科技、产业发展趋势,推动新材料、智能装备、新医药等三大优势新兴产业扩容倍增、壮大优势,促进电子信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两大潜力产业重点突破、加速崛起,培育形成新动能主体力量。现代服务业方面,以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现代金融为重点,协同发展信息服务、工业设计、商务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经济格局。

    关于发展布局,《规划》提出,加强空间布局管控,打破传统建制和区域格局,创新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推动产品集优、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区县层面,坚持全市“一盘棋”,每个区县因地制宜主攻2个左右主导产业,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重点突破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园区层面,以区县9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为主战场,加强园区产业布局统筹,引导各开发区错位竞争、联动协作,重点围绕1--2个主导产业培育百亿级以上特色产业集群,推动由综合园区向专业园区转变。片区层面,统筹推进跨行政区划的相邻经济园区和边界关联片区的融合发展,重点包括“淄川、博山板块,主城区东北部板块,张店南部、淄川北部、临淄西南部板块,桓台马桥、高青高城板块”四大板块,引导区域产业优化布局、错位发展、协作配套,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公用工程共建共享,集中打造产业聚集区、经济隆起带。

    关于改革创新,《规划》提出,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敢于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持续激发全社会活力和创造力。重点领域改革方面,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实施“一不三一”改革,实现“不见面审批”达到70%以上,推进一门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好;加快推进“信用淄博”建设,不断完善淄博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用信用体系推动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科技创新驱动方面,加快构建支撑全市新旧动能转换的创新平台体系,推动大学城、科学城、创新谷“两城一谷”等科研和人才高地规划建设;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把人才作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第一资源,落实“人才新政23条”,着重加强人才柔性引进,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营造尊重、关怀、宽容、支持企业家的社会文化环境,着力打造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高水平人才队伍。

    关于支撑主体,《规划》提出,重点夯实市场主体、重点园区、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四大类主体,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重要支撑。市场主体方面,支持企业并购重组、强强联合,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步伐,推动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大力培育“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小巨人企业”,策划筛选并重点培育一批优势产业集群,打造一批高端知名品牌;探索建立企业综合评价系统,实行分级分类支持和管理模式。重点园区方面,加速配套标准厂房、科技孵化平台、商务楼宇等招商载体;树立“亩产论英雄”的导向,倒逼低效产能升级或退出;加快盘活闲置土地,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创新园区管理模式,探索推行职员制和绩效工资制。重大项目方面,狠抓项目策划储备,建立全市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库和管理平台,聚力双招双引实施重大项目建设攻坚行动。基础设施方面,加快铁路、公路、机场、水运等重大工程建设,构建现代化综合性立体式大交通网络,积极创建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关于绿色生态,《规划》提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深入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化解过剩产能方面,坚决遏制过剩产能扩张,加快淘汰低效落后产能,推进产能合作共赢,完善去产能政策保障体系。能源结构调整方面,统筹整合热电资源,按照“上大压小、资源整合、压减电煤、提高能效”的原则,扎实推进煤电行业结构调整;强力推进煤炭压减,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开展“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

    最后,《规划》提出,工程化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点从组织保障、政策集成、舆论宣传、监督考核四个方面制定了保障措施,确保规划顺利落地实施、见到成效。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