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302391号营造高质量营商环境的建议办理答复
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1302391
建议人:
主办单位: 淄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答复时间: 2023-09-15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对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委员

1302391号提案的答复

 

任珂良委员

您提出的营造高质量营商环境的建议收悉,我委高度重视,会同市工信局、市行政审批局、市大数据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科技局、市法院、市人社局等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强化政策保障,不断提升企业获得感

一是完善“淄惠企·服务企业云平台”。整合发布国家级、省级、市级惠企政策1.3万余条,发布各类项目申报信息400余条,为企业及时获取政策信息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帮助企业对扶持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二是进一步梳理涉企相关政策兑现事项和兑现要素。依托山东省政策兑现管理系统,共审核发布政策兑现事项700余项,方便企业、群众申报兑现,进一步提高政策精准性和便利度。三是认真落实省“稳中向好、进中提质”12批政策清单。逐批次“一对一”制定实施方案,台账式定期调度政策落实情况,加强政策落实情况调度和实施效果评估,强化过程监督和事中调整,确保“黄金政策”发挥“黄金效用”,累计为市场主体落实税费支持政策超过100亿元。四是开展“送政策上门服务企业”活动。编印《惠企政策汇编》,重点摘录与市场主体密切相关的优惠扶持政策,逐一明确责任单位、办理流程和联系电话,帮助市场主体看懂政策、用好政策。通过政策解读会、政策明白纸等形式扩大政策知晓率,推动政策直通基层、直达企业。五是利用多种媒体渠道开展政策宣传。将涉企政策文件及时在政府网站发布,并进行细化解读,以便社会公众了解政策内容。通过新闻报刊、电视广播、政府公报、政务微信、部门网站、视频账号(抖音号和微信视频号)以及论坛、活动周、宣传日等多种方式,增强信息宣传、政策解读的时效性。

二、积极主动作为,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一)进一步积极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和“最多跑一次”等便企利企措施。一是迭代升级“免证办”。按照电子证照“能享尽享”的原则,全面梳理、动态调整、迭代发布市县两级3批“免证办”事项清单,106电子证照实现线上自助开具,在政务服务领域全面共享二是持续提升“就近办”。开发集成式自助服务终端,上线人社、医保、公积金、不动产等领域自助办服务事项376项,布设完成自助终端设备1336台。拓展通办服务范围,162项事项实现“跨省通办”、314项事项实现“全省通办”。全面推行园区事园区办,打造多功能、集约化、个性化园区企业服务中心或企业服务站,综合受理园区内企业开办登记、项目投资、法律咨询、政策辅导等办事需求,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园,全市共建设园区企业服务站点29个。三是创新应用“智能办”。深度拓展“无感智办”服务模式,聚焦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证照延续和变更、年检年报、奖补等,推出100项“无感智办”服务事项,提升市场主体和办事群众智能办事体验。创新推出政务服务“打包办”,将医师护士执业注册、连锁机构证照办理等30项业务量大、流程相同、材料相近、结果关联的事项打包批量办理申请材料、办事环节、审批时间分别压缩60%、40%、50%以上,免除重复审核1万余次。在全省率先推出智能绘图针对办事群众手工绘制设施设备布局图、营业场所平面图,经常因不合规造成退件率高等问题,推出食品经营许可、药品经营许可等11项智能绘图,只需要简单拖拽图形,即可一键打印布局图,实现企业群众绘图从白纸手绘智能拖拽的政务服务新体验。

(二)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省级减税降本和清费放权的政策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一是严格落实国家出台的税费优惠支持政策。全面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小微企业“六税两费”、企业所得税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减税降费政策。印发《服务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稳进提质40条税费政策措施》、《共同推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通过强化“一户式”管理服务,为企业提供“一企一策一团队”税收解决方案和“高精专”个性化涉税服务,不折不扣落实税费优惠政策,确保减、免、延、缓、退落实到位。二是成立全市减税降费工作领导小组和市增值税留抵退税工作小组,紧密衔接,定期调度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情况,动态掌握税费减免政策落实及宣传辅导工作进展。三是定期梳理公布减税降费政策清单,依托政府门户网站,做好政策信息一站式查询,打好便民宣传组合拳。四是开展落实地方财经领域涉企收费“回头看”工作、财政纪律减税降费政策落实问题整治,针对重点部门开展减税降费政策落实问题复查,全面排查地方财经领域涉企违规收费及税费政策落实问题。

(三)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建立常态化、制度化政企沟通机制。一是严格按照《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2年版)》要求,确保“一单尽列、单外无单”,坚决保障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公平公开公正参与市场竞争。二是健全常态化交流机制。全面推行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全市6200名干部联系服务9912家企业和777个重点项目,通过“淄惠企·服务专员驿站”实现企业诉求快速反映、快速解决。今年以来,125家企业的176项诉求问题,已办结168项,办结率95.4%。三是坚持“服务走在审批前”。创新实施批前辅导服务,组织项目审批涉及的职能部门和区县,将立项、安评、环评、能评、土地、文物等20个主要审批事项全部纳入“批前辅导”服务清单,对项目的合规性和可行性进行综合研判,对申报材料进行专业指导,提前打通项目审批难点堵点。持续优化项目管家全链条服务机制,为项目提供从立项到验收全链条专业化管家服务。四是坚持“服务走在监管前”。系统梳理市场监管领域37大类167个小项的服务企业事项清单,编制《服务企业手册》,提供“菜单式”服务,组织“你点我办”专场活动。聚焦全市重点产业,对周村区家具、博山区泵业机电、临淄区特种设备、高新区新医药等12类重点产业,分别开展符合区域特色的分类分层帮扶赋能行动。五是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牢固树立平等保护理念,严格区分刑事犯罪和经济纠纷,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审慎适用强制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出台《全市政法机关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护航高质量发展二十条措施》,创新建立“产业链+政法服务专员”工作机制,开展“千警联千企”“双结六定”等活动,出台服务企业发展保障企业家干事创业“六个十条”措施,以法治服务护航企业发展壮大。六是开展“齐风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提升干部“愿清”的自觉,创新实施“一码一卡一走访”,公布监督二维码,发放“码上办”监督卡,“面对面”搜集企业制约发展最突出等问题,以监督治理促干部作风提升。

(四)继续做好“稳就业”“保就业”政策落实,缓解企业招工难现象。一是深化“无形认证”,拓展政策找人事项,提高服务对象的政策获得感。针对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通过落实就业援助政策、强化援助服务、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手段持续提供就业帮扶,对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给予政策补贴。二是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高频次促进人岗精准对接。依托山东公共招聘网、淄博市公共就业招聘云平台、区县人力资源市场网站、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和线下实体市场,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发布招聘信息,组织招聘活动。截至2023年7月底,全市共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701场,入场参会企业1.5万余家次,提供招聘岗位6.6万余个次,岗位需求人数34.5万余人次。三是高质量开展“淄博—高校人才直通车”活动。抢抓开学季就业“黄金期”,第一时间带领企业赴高校开展引才活动,先后赴中国海洋大学、黑龙江大学等高校开展直通车校园招聘活动。举办北京站、山东大学站和吉林站等3场重点引才活动,市委主要领导及相关领导出席并宣讲。四是高频次开展“大学生就业体验日和高校教师淄博行”活动。重点围绕20条产业链链主及链上企业,广泛开展大学生就业体验日和高校教师淄博行活动。邀请省内外高校师生“零距离”体验企业的真实工作生活环境,增强高校师生对企业的了解和认同,进一步深化政校企交流合作,促进高校毕业生来淄就业。

(五)提升社会对民营企业的认可和尊重,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民营企业氛围。一是加强优秀企业和企业家宣传展示。开展淄博市双百强企业纪实摄影音像作品征集活动,收集百强企业发展成就,全面展示我市龙头骨干企业发展历程。组织淄博日报、淄博市广播电视台对新华医疗器械、新马制药装备和蓝星东大等十多家优秀企业负责人及其企业进行了采访报道。二是启动百强企业评价认定和优秀企业家选树工作。初步确定2023淄博企业100强、制造业企业100强、服务业企业30强,淄博杰出企业家5名、行业领军企业家20名、创新先锋企业家10名、青年企业家5名。三是持续落实落细关心关爱企业家十条措施。新增91名享受绿色通道服务企业家,完成“优秀企业家荣耀卡”、免费公交IC卡发放,启动2023年度享受绿色通道服务企业家免费健康查体工作。更新《淄博优秀企业家荣耀卡服务指南》,为413名优秀企业家做好绿色通道服务保障。

三、丰富平台载体,畅通企业融资通道

一是强化金融政策支持。聚焦小微企业痛点难点,先后推出人才贷、春风齐鑫贷、齐惠商户贷、创业创新保险等创新金融产品,截至7月末,累计发放人才贷10.04亿元、齐惠商户贷4.59亿元,累计为企业提供创业创新风险保障31.85亿元。灵活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民营、小微领域信贷支持力度。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再贷款61.42亿元,支持6138户涉农、民营和小微经营主体,办理再贴现14.87亿元。促进碳减排支持工具与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交通物流、科技创新、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等结构性工具加快落地,组织金融机构发放相关贷款111.04亿元。二是打造“一站式”智慧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打造“线上+线下”金融辅导体系,打通平台与省征信平台、省融资服务平台和省金融辅导系统的信息共享通道,拓展金融辅导数字化应用场景,按照企业自主选择与“抢单制”相结合的原则,精准匹配、快速响应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今年1—7月份,企业依平台发放贷款4236笔、80.32亿元。三是建立金融辅导“轮值行”制度。依托产业链主办银行制度和金融辅导体系,每月确定1家产业链主办行和1家参与行作为金融辅导“轮值行”,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全周期、定制化金融服务,进一步促进了政银企深度交流合作。四是完善“一链一行”融资服务机制。按照“一链一队”原则,成立20支产业链金融辅导队,结合各产业链行业特性和链上企业生产经营实际,举办有特色的银企对接活动。继续发挥产业链主办行“头雁”作用,优化、完善20条产业链主办银行制度实施方案,实现“一链一方案”,有针对性为链上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端口前移,打通金融政策、产品、服务传导通道。五是扩大普惠金融政策覆盖面。先后深入组织开展金融辅导、“齐心鲁力·助企惠商”、民营小微“首贷培植”、“百亿惠千企”金融支持文化旅游产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等系列行动,组建金融政策宣讲团队,下沉区县、乡镇开展集中宣讲,持续扩大普惠金融政策覆盖面和知晓度。扎实开展“十百千万”走访活动,制定“金融惠企政策清单”“部门需求清单”“市场需求清单”“产品服务及走访高管清单”四张清单,引导金融机构高管深入基层、走访对接、指导帮扶,全面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便捷性、精准度,切实做到“能投快投”“应投尽投”“难投说清”。截至目前,通过“十百千万”走访为企业项目解决融资需求207.8亿元。六是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职能。市鑫润融资担保公司积极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平台职能,深度聚焦小微、“三农”主体,进一步加大金融扶持力度。2023年度,累计新增小微和“三农”担保笔数4040笔、金额42.51亿元;累计新增支小支农担保业务金额占比98.57%;当年平均融资担保综合费率0.28%。

、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积极构建协同互补的科技投入机制。鼓励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积极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充分激发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作用,构建政策引导、金融撬动、企业为主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经初步统计,2022年度全市研发经费投入系统填报数超过17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超过60%。二是支持企业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建立重大科技成果孵化培育机制,着力突破制约企业发展、产业升级的“卡脖子”技术,以技术迭代赋能产业升级。截至目前,推荐20家企业申报省重点研发计划,71项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获得省级资金2010万元。三是持续深化校城融合。聚焦全市产业需求,积极引入高端创新资源,不断拓宽与名校院所的合作路径积极推动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今年以来,先后创新举办鲁港科技创新合作大会暨新材料技术论坛、百所高校进淄博、百名院士专家淄博行等活动。持续实施“科技合作名校直通车”活动,积极争取清华大学化工系55位师生来淄开展“研究型化工实践”,为化工企业解决技术和生产难题,促成清华大学首次与市政府签订协议,达成清华大学化工系与淄博市化工产业深度捆绑模式。

关于您在提案中提出的“建立健全营商环境评价制度”,我市暂时无法实行。2021年5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规范营商环境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了省级政府可根据工作需要,自主决定是否对下级政府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及评价范围。地市级以下政府不再开展营商环境评价。组织开展评价的省级政府可参照国家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评价指标。因此我市只能参加国家和省政府组织的营商环境评价,无权制定营商环境评价制度。

再次感谢您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关注,恳请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关心、支持和帮助。

 

 淄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915

 

联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联系人:贺莉、吕元元联系电话:3185078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弘扬淄博烧烤精神,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强化政策保障。(1)确保政策制定更加精准。建立健全企业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征询机制,制定涉企政策应充分征求企业家意见,涉及产业发展的重要会议应邀请企业代表参加。充分听取和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需求,让涉企政策更接地气、更加精准。(2)确保政策落地更加高效。拓宽政策宣传渠道,定期举办政策信息发布会,及时分析解读政策,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知晓度。精简政策兑现环节,简化政策兑现手续,提高政策兑现效率,推动各级各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高效落地,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导向作用,让民营企业有更多获得感。二、优化政务环境。(1)持续深化改革。进一步积极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和“最多跑一次”等便企利企措施。 (2)持续深化减负行动。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省级减税降本和清费放权的政策措施,加强对各项减负举措落地情况的跟进督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3)建立健全营商环境评价制度。营造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建立常态化、制度化政企沟通机制,对民营企业反映问题落实不力的部门或干部进行约谈。(4)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民营企业氛围。提升社会对民营企业的认可和尊重。定期举行相关表彰活动,并大力宣传。三、加大金融扶持力度。(1)搭建多渠道民营企业融资平台,优化融资程序,在金融环境中寻找突破口。(2)发展一批为民营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的金融或类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多渠道、多方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四、大力推动科技创新。(1)引导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针对市场新需求开发新产品。(2)研究出台奖励措施,激励企业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加快转型升级步伐。(3)出台更加有力的支持政策,积极推动与驻淄高校的产学研融合,鼓励联合创新,共同成立研发平台,有效促进企业技术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