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2022年第二季度市场价格监测情况分析报告 | |||
|
|||
据市能源事业发展中心监测数据显示,二季度市场主要商品价格与一季度相比,小麦、玉米价格上涨;猪肉价格下跌,鸡蛋价格上涨,蔬菜价格整体下跌;农资化肥价格整体上涨,工业原材料价格涨跌互现。具体情况如下: 一、小麦、玉米、面粉价格上涨,食用油价格小幅下跌 二季度,我市集贸市场小麦(中等)均价为1.57元/500克,环比上涨8.28%;玉米(中等)均价为1.40元/500克,环比上涨2.94%;面粉(特一粉)均价为2.31元/500克,环比上涨3.12%;面粉(标准粉)均价为2.27元/500克,环比上涨6.07%; 挂面均价为2.56元/500克,环比上涨4.49%;玉米粉均价为2.54元/500克,环比上涨3.67%;粳米(标一)均价2.70元/500克,环比下跌0.37%,小米(中等)均价为5.26元/500克,环比下跌0.75%;5L鲁花花生油(一级桶装)均价为151.61元/桶,环比下跌0.02%;5L大豆油均价为59.18元/桶,环比下跌1.92%。从小麦月均价走势看,4月上旬,由于受面粉终端消费低迷和疫情影响,多地物流运输受限,市场整体开工率持续下降,利空小麦价格;进入中旬后,小麦价格开始走强,是因为当前距离新麦上市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市场处于青黄不接的时期。同时,虽然面粉企业参考最低收购价进行竞拍,但由于多地物流运输仍然偏紧,部分成交标的出库受到影响,而贸易商竞拍的轮换粮成本相对偏高,低价出货意愿较弱。5-6月份,小麦价格总体运行平稳,临近月末,小麦市场整体收割结束,夏粮收购也如火如荼地开展中,大批陈粮被释放到市场,且新小麦上市,由于受晾晒不足,含一定量水分等因素,造成小麦价格小幅度下降。 玉米价格上涨原因一是下游市场玉米淀粉企业开工率逐渐下降,且原料成本居高不下,玉米市场挺价心态较强;二是而从养殖端来看,在托市收储落地、散户出栏受限,规模养殖场集中抬价、屠宰企业有意压量保价等因素的影响下,猪价持续上涨,也对玉米价格形成利好。 二、生猪价格上涨、猪肉价格小幅下跌 监测数据显示,一季度集贸市场生猪(中等)均价为7.69元/500克,环比上涨10.81%;月均价分别为6.59元/500克、7.86元/500克、8.46元/500克,本季度精瘦肉均价为15.05元/500克,环比下跌1.95%,月均价分别为14.09元/500克、15.27元/500克、15.75元/500克;五花肉均价为13.82元/500克,环比下跌1.43%,月均价分别为12.82元/500克、14.00元/500克、14.60元/500克。二季度与一季度相比,生猪价格上涨明显,猪肉价格小幅下跌。但从月均价变动情况看,猪肉价格呈现缓慢上涨态势,主要原因一是收储托市举措的刺激,随着年内第四轮猪肉收储落地,对于养殖端稳定预期的作用较大,在散户抗价惜售、规模猪场缩量抬价等共同作用之下,市场生猪供应收紧;二是部分产区生猪调运仍然受阻,销区屠企收购不畅,不得不提价收购猪源;三是屠宰企业刻意压量保价,为使盈利空间重新回到盈亏点之上,有意压低上市量。 三、鸡蛋价格上涨 监测数据显示,二季度市场鸡蛋均价为5.18元/500克,环比上涨9.51%,月均价分别为5.14元/500克、5.49元/500克、4.91元/500克。从鸡蛋月均价变动情况来看,呈现先扬后抑的态势。4、5月份由于产蛋鸡存栏量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鸡蛋市场供应量减少,市场供需关系阶段性趋紧,且玉米、豆粕等饲料价格不断上涨,蛋鸡养殖成本增加,导致鸡蛋价格上涨;进入6月下旬,北方多地迎来连续降雨,受高温多雨天气影响使得蛋品质量参差不齐。贸易商为规避风险,积极清货为主,叠加各地院校陆续放假,需求面再次转弱,蛋价弱势走低。 四、蔬菜价格整体下跌 监测数据显示,二季度监测的17种集贸蔬菜价格涨跌情况如下: 据分析,造成蔬菜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一是4月份天气整体以晴好为主,对蔬菜长势提供有利条件。5、6月份随着气温升高,大量露天蔬菜开始集中上市,本地蔬菜自供能力持续增强;二是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退和运输畅通等因素,外地蔬菜不断入市,造成市场整体货源供应宽松,导致蔬菜价格整体回落。 五、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整体上涨 二季度,碳酸氢铵均价为1.29元/公斤,环比上涨17.27%;尿素均价为3.25元/公斤,环比上涨10.92%;磷酸二铵均价为4.57元/公斤,环比上涨9.86%;氯化钾均价为4.28元/公斤,环比上涨14.44%;三元复合肥均价为4.13元/公斤,环比上涨8.68%;棚膜均价为15.64元/公斤,环比上涨3.78%,地膜均价为15.01元/公斤,环比上涨4.31%;敌敌畏均价为38.17元/公斤,环比上涨9.97%;氯氰菊酯价均价为27.66元/公斤,环比上涨4.02%;草甘膦均价为48.50元/公斤,环比上涨20.53%。化肥类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原料价格偏强运行,复合肥成本高位,强化肥企调涨意向,多数肥企以销定产,生产更加灵活,现货库存低位,推动复合肥价格上涨;二是春耕用肥启动,磷酸二铵市场陆续到货,但局部地区受物流不畅影响,磷酸二铵到货延迟,整体供应量较往年偏少;三是下游经销商谨慎备肥,且局部物流运输不畅,提货增量不多,推动化肥价格上涨。 六、工业生产资料有色金属类价格、化工产品类价格涨跌互现 二季度,铜价从71538.33元/吨涨至72115.56元/吨,环比上涨0.81%;铝价从21988.89元/吨跌至20787.78元/吨,环比下跌5.46%;铅价从15244.44元/吨跌至15166.67元/吨,环比下跌0.51%;锌价从25236.67元/吨涨至26633.33元/吨,环比上涨5.53%;锡价从333111.11元/吨跌至298527.78元/吨,环比下跌10.38%;镍价从18.77万元/吨涨至22万元/吨,环比上涨17.21%。 二季度,高压聚乙烯价格从11744.44元/吨跌至11366.11元/吨,环比下跌3.22%;聚丙烯价格从8533.89元/吨涨至8616.11元/吨,环比上涨0.96%;聚氯乙烯价格从8998.89元/吨跌至8799.44元/吨,环比下跌2.22%;聚酯切片价格从8160元/吨涨至8691.67元/吨,环比上涨6.52%;甲醇价格从2648.89元/吨涨至2712.22元/吨,环比上涨2.39%;纯苯价格从7851.67元/吨涨至8795元/吨,环比上涨12.01%。 预计2022年三季度,主粮价格整体以窄幅调整为主,猪肉价格偏强运行,鸡蛋价格呈震荡上涨趋势,蔬菜价格或呈涨跌互现态势。
2022年7月4日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