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淄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7年工作述职报告 | ||
---|---|---|---|
索引号: | 11370300004224722N/2018-5113149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18-01-25 | 发布机构: | 淄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2017年,市发展改革委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一个定位、三个着力”总体要求、坚持“三个不能”、做到“三个带头”、坚守“五条底线”,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为中心,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主线,统筹做好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有力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聚力服务科学决策,积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密切关注全市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加强经济形势分析研判,深入研究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每季度形成经济运行分析汇报材料,在全市经济运行分析会议上印发。加强规划计划编制实施,精准编制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抓好“十三五”规划年度任务的落地实施,为市委、市政府安排经济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二、聚力“四新四化”,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工作全面铺开。坚持新旧动能转换与老工业区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两篇文章一起做”,在全省率先印发我市《关于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进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的意见》,围绕“高、新、轻、绿”产业发展方向,科学谋划7大功能板块,构建“753”现代产业新体系,细化具化10项推进措施,努力在未来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坚持跟进配套,制定新旧动能转换改革实施方案、考核办法和细则,将新旧动能转换列入全面深化改革“六个一”督察范围,全力推进各项任务落实。同时,研究起草新旧动能转换配套政策,建立完善项目储备库,形成对新旧动能转换工程实施的强力支撑。跟进做好对接争取工作,我市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等重大事项和国金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高效电机泵业产业园等重大项目顺利列入省总体方案。
三、聚力重大项目建设,有力保障经济平稳增长。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全面落实新兴产业贷款贴息、弹性用地、先租后让、统筹能耗指标、排污权用于重大项目建设等要素保障政策,345个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924亿元,同比增长12%;齐鲁医药学院、中国船舶国防动力电源产业园等7个省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投资完成率达101%,居全省前列。有序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济青高铁淄博段、高铁新城建设进展顺利,争取滨州-淄博-莱芜-临沂、莱芜-沂源-诸城-青岛西两条高铁线路列入省高速路网规划。张博铁路电气化改造前期工作有序开展,淄博火车站南广场建设正式启动,《淄博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获市政府批复。
四、聚力对上争取,助推老工业城市加快转型。我市成功列入全国首批12家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已获得新兴产业发展两批中央预算内资金5468万元。同时,争取到位老工业城市转型示范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资源枯竭城市、独立工矿区、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等转型扶持资金6.7亿元,比2016年多1.57亿元;争取到位中央、省预算内投资项目123个,到位无偿资金8.95亿元,比2016年多增2500万元。张店区作为全省唯一的区(县)成功入选国家第二批“双创”示范基地,高青县成功列入国家第二批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张店区、周村区获批“十三五”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博山区陶琉小镇、周村区凤凰山物流小镇获批省服务业特色小镇试点,周村区获第二批省级健康服务业创新发展试验区。博山区8亿元企业债券正式发行,高青县一期发行7亿元,高新区一期发行6亿元。鑫泰石化获批年进口200万吨原油使用资质;蓝帆公司等5家企业境外投资项目获国家、省发改委批复;清源集团、中融新大集团发行外债项目获得国家批复;国金汽车、绿能新能源2家企业进口设备获得国家免税确认。
五、聚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做好电解铝违法违规项目、“地条钢”清理整顿工作,有序推进过剩产能转移退出。扎实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建设,21个新型功能陶瓷材料试点项目投资完成率达103%,已全部竣工投产。赫达股份、凯盛新材料、美林电子、晶鑫科技等6家企业成功申报省级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平台认定数量居全省第一位;大染坊公司申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顺利通过初审。99家企业纳入全国第一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名单,企业数量占全省的1/7。我市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等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4项创新性工作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牵头做好“张店、临淄、桓台、高新区”相邻经济园区的产业发展规划,努力培育新动能、新产业发展的集聚区。统筹推进齐鲁化工区(一区四园)重大公用工程建设,编制完成智慧园区建设总体方案,落实“八项断然措施”停产整顿507家、转产26家。强力推进南部区域建陶行业精准转调,压减落后产能6亿平方米,关停淘汰率达到77%;高标准建设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第一条生产线即将投入试生产。
六、聚力重点领域改革,加速释放改革红利。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牵头推进77项经济体制改革年度任务落地生效,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工作稳居全市改革督导评价第一名。统筹做好党政机关公车、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等改革工作,完成43个主管单位和所属133家协会商会脱钩实施方案编报批复工作。制定出台我市《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实施意见》和安全生产等16个重点领域的联合惩戒备忘录等一系列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文件。大力推进淄博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开发上线速度创全省最快,新版“信用淄博”官方网站正式运行,已归集25个市直部门的1028.5万条信用信息,发布双公示信息28.2万条。
七、聚力共建共享,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编制全市“十三五”人口发展规划、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牵头制定《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积极参与市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完成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移交。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保障力度,共为65个项目争取到位中央预算内资金3.4亿元,资金量较上年增长12.4%。扎实推进高青县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作,启动实施总投资3.2亿元的黄河滩区旧村改造提升工程。
八、聚力作风转变,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以“一个目标、两个突出、三个强化”为发展改革工作总要求,坚持“争创一流”的工作总目标,突出“务实、务虚”两大职能,强化全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勤廉意识,高标准推进各项既定工作任务,努力实现新常态下的新作为。扎实开展发展改革系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项行动,组织全委干部职工赴焦裕禄纪念馆、新星集团开展现场教育。修订完善市发展改革委制度汇编,启动委机关各科处室及工作人员季度工作考核,集中破解“落实不力”。圆满完成第二轮第一书记帮包和贫困村帮扶工作,累计为帮扶对象高青县宋张村争取各类资金、项目折合近120万元,市发展改革委被市委授予“服务基层好单位”称号。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蝉联省级文明单位。
市发改委作为全市经济社会综合管理部门,尽管在过去一年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离市委、市政府要求还存在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压力仍然较大,在创新宏观调控的手段和途径方面仍有差距,完成全年各项考核目标的任务艰巨;二是项目策划力度有待进一步增强,好项目、大项目特别是产业项目还不够多,稳定投资增长的压力较大;三是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距离审计要求还有差距,亟待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投资计划管理;四是抓工作落实的韧劲和力度还有待增强,开拓创新、攻坚破难的气魄还不够足,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将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8年,市发改委将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牢牢抓住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机遇,以工业强市、文化名城、生态淄博和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十个率先突破”,努力推动淄博老工业城市奋力开拓、转型发展、全面振兴、走在前列。一是全力稳定投资增长。充分发挥有效投入对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作用,聚力抓好总投资3300亿元的326个市重大项目,上半年项目开工率达到70%以上,10月底前全部开工。落实促进民间投资稳定增长、加强和改进项目管理服务等政策意见,充实完善全市新旧能转换重大项目库,作为稳定投资的有效储备和基础。年底前建成投用济青高铁,交通枢纽区配套设施与淄博北站同步投用,轨道交通示范段争取获批近期建设规划,初步拉开高铁新城交通框架。完成张东铁路电气化改造,加快张博铁路恢复客运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积极推动滨淄临高铁列入国家规划。二是全力培育壮大新动能。深入贯彻落实我市《关于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进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的意见》,加快编制五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行动计划,逐个产业选准突破口和着力点,推动新兴产业快速崛起、高速成长。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抓好《关于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改革实施方案》推进落实,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书,分解任务,压实责任,推动工作任务全面落实。三是全力发挥政策集成优势。全力做好全国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组织实施各项工作,找准我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的结合点,围绕新动能培育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产业投资基金、“中国制造2025”示范城市、双创示范基地等方面,全力争取国家对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集成政策支持。积极与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对接互动,确保我市重大发展事项最大限度列入省新旧动能转换发展规划,获得更多政策专项支持。四是全力推进重点片区统筹融合发展。牵头做好“张店、临淄、桓台、高新区”相邻经济园区、“淄川、博山”开发区等四个边界关联片区的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加大市级统筹力度,有效归避同质化竞争的发展模式,形成园区各具特色、错位互补的发展格局。继续抓好主城区南部区域建陶行业精准转调,着力推进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中铝齐鲁工业园、传化金泰物流园三个“园中园”规划建设。五是全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创新。以加快产业布局调整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体制机制、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投融资体制机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改革事项深入推进为重点,持续释放经济发展活力。统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改革任务落实,确保完成国家、省下达我市的去产能任务。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平台,助力信用淄博建设。统筹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中介机构脱钩等重点改革事项落实,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六是全力推进社会民生建设。组织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和人口发展“十三五”规划,抓好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指导我市列入国家级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范围的淄川区、高青县贯彻落实好试点建设方案,确保试点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有序推进黄河滩区迁建,年底前完成项目建设前期手续办理、社区规划设计工作,确保外迁安置社区全面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