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文稿解读|《山东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索引号: 11370300004224722N/2021-5175625 文号: 无文号
发文日期: 2021-07-15 发布机构: 山东省发改委

文稿解读|《山东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2021-07-15
  • 字号:
  • |
  • 打印
联系人:李甜甜
联系电话:3189085

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研究制定了《山东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规划编制背景及过程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去年11月份,《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出重要部署。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做好专项规划编制的统一要求,省发展改革委启动了《山东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深入开展学习调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学习借鉴广东、四川、重庆等地的先进经验,调研了解省内各市及重点企业的意见建议,增强规划编制的实效性、针对性。二是研究起草规划初稿。牵头组织相关专家,结合我省实际研究起草规划,2020年底前形成规划初稿,并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全国“两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两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持续对规划进行修改完善。三是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先后将规划初稿印发16市和18个省有关部门征求意见,对反馈意见建议进行了充分吸收。5月中旬,召开规划专家评审会,与会专家一致同意规划通过评审。

二、重点把握的问题

(一)关于对接国家、省重大发展战略问题。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对接国家、省“十四五”规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以及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山东半岛城市群等发展战略,将重大发展战略的要求具化、实化为产业发展的方向、路径和重点,确保规划紧跟时代、服务大局。

(二)关于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范围问题。按照国家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结合我省实际,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等“五强”新兴产业,以及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绿色环保、新兴服务等,构建“5+N”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

(三)关于规划的可执行和能落地问题。规划编制过程中既注重发挥宏观引导作用,同时更加注重运用工程化、项目化的方法,切实将产业发展目标任务落实、落地。同时,分行业、分领域筛选确定了一批重点项目,作为规划实施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总共分为5个大部分:

第一部分,基础和形势。从产业综合实力、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发展环境等方面总结了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从国际、国内和省内3个层面分析了“十四五”时期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二部分,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发展目标,提出坚持创新驱动、集群集聚、绿色低碳、系统观念的原则,到“十四五”末,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实力国内领先,产业结构层次明显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优势行业形成较强引领能力,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领航型企业和知名品牌,建设新兴产业策源地、创新发展新高地、产业集群先行区,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

第三部分,重点产业。立足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取得突破、塑成优势的坚实基础和巨大潜力,充分发挥“十强”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等“五强”新兴产业的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绿色环保、新兴服务等新兴产业的规模和实力,努力构建形成“5+N”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格局。提出具体产业发展重点,并以专栏形式提出每个产业重点推进的重大项目。

第四部分,重大工程。产业集群培育工程,重点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提升集群协同发展水平、强化园区承载能力。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重点是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人才智力支撑。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重点是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加快产业链现代化。数字赋能升级工程,重点是培育数字化企业、构建数字化产业链、打造数字化生态。发展生态优化工程,重点是加强政府资金引导、加大金融政策支持、深化对外开放合作、严格知识产权保护。

第五部分,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健全推进机制、强化项目支撑、开展“双招双引”、推动示范引领、强化督导评价等内容。